查看原文
其他

域外 | 这场丹麦与中国初三学生的教育比试,结果你绝对想不到...

2016-09-29 yanxin 中国网教育频道
前言
似乎无论是哪个国家,都非常热衷于比较本国教育和外国教育的差异。当中国学生在PISA国际学生能力评估测试中,完爆全球73个国家和地区后,不服气的丹麦人也让自己的孩子和中国孩子再来了一场比试。


进入今天的话题之前,小编先给大家普及一项测试: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

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这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
 3年进行一次,主要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测试学生们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考察项目分为3个方面: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的教育评比体制。

中国在2009年时正式加入PISA,全国共1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参加了PISA测试,学生样本均从各地不同类型的中学中随机抽选。

在2010年公布的2009年度PISA测试结果中,首次参加PISA的中国上海学生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全部三项评价中均完爆参与测试的全球73个国家和地区,位居世界第一,引起西方世界哗然。
而在2013年公布的2012年度PISA测试结果中(全球共65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第二次参加该项目测评的上海学生再次遥遥邻先,将曾经独占鳌头的芬兰也远远甩开。此前,一直蝉联世界第一的是连美国都格外推崇其教育的北欧国家,芬兰。当时,全世界包括中国媒体都纷纷聚焦“芬兰教育为何世界第一”这个话题。面对中国学生称霸的结果,各国媒体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的忧心忡忡,有的感到尴尬,还有的不太服气,抛出了大量质疑,甚至替中国教育进行了“反思”。
丹麦是不服气国家中的一个。

作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度之一,这个诞生过安徒生、发明过乐高的童话王国,其教育理念一直为外界所称颂。
因为中国教育被认为是典型的填鸭式教育——学生只会死读书,不会活学活用,而西方国家则素来以“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傲。丹麦认为,PISA测试无法凸显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优势。

于是,他们要与中国学生重新进行一场比试——

2013年,由丹麦广播电视台牵头,选取了两国教育水平相当的两所公立中学:丹麦城市胡奥斯一个9年级的班级和中国哈尔滨市69联中一个初三班级,进行公平公正的教育比赛。比赛项目调整为阅读、数学、团队合作能力、创造力、英语。后三项是丹麦人认为他们比较具有优势的项目。
一场“全世界最幸福国度vs全世界最勤劳国度”初三学生的比拼就此拉开序幕。几乎所有的人,也许还包括中国人,都猜测丹麦也许在团队合作、创新和英语上会比中国要强?那么事实究竟如何?
比赛的最终结果,让丹麦人很尴尬,中国学生以4:1获胜。丹麦学生在阅读、数学、团队合作、创造力上均败给了中国学生,只在英语上挽回了一些颜面......

这是否也让你感到有些惊讶?中国学生竟然在创新上赢了外国人。那么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呼唤改革的中国教育究竟错在哪里?也许看完这场比赛,我们才能对我们的教育做一个公正的评价。
也许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教育资源的差异,让我们的孩子所承受的压力和西方国家相比有了天壤之别。

在丹麦这个童话王国里,社会福利好,生活负担少,教育资源多,竞争压力小。因此,丹麦所奉行的教育理念是即便学习,也一定要“玩得开心”,玩够了再根据自己的兴趣找个方向学习。
而在中国,巨大的人口压力,快速发展的国家,不平均的教育资源,让社会竞争无比激烈。正如片中的中国孩子所言,“虽然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不学习对于未来你会少一条出路。”人们似乎永远处在这样的焦虑之中:任何一个阶段不好好学习,你都有被淘汰的可能。另一方面,中国曾奉行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让每个家庭的关注点高度聚焦,家长在唯一的孩子身上投注了更大的教育投资,对他们的期望也更高。
事实上,看完整场比赛,我们发现,中国基础教育实际上为孩子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远超包括丹麦在内的西方国家。而这些知识,正是创新所必不可少的根基。当我们还在不断反思中国为何缺少创新人才,为何出不了诺贝尔奖得主的时候,人们已经欣喜地看到在不久前刚刚发射成功的“天宫二号”航空火箭指挥中心里,工程师已是清一色的80、90后。这是一个不断在追赶西方脚步的中国。

可是我们同样感到揪心,为中国孩子在成长拼搏过程中不得不背负的沉重教育负担。这个负担在这场比赛中也一览无余。
我们如何才能卸下这些负担?
注:这场比赛被丹麦电视台制作成了一个四期,时长近四个小时的节目,名为《丹麦9年Z班VS中国初三13班》。
中西对决丹麦VS中国本场预测这场比试不仅包括阅读、数学、英语,还有团队合作和创新。
长久以来,中国学生都被认为缺乏西方教育中所推崇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是结果,中国学生竟然在团队合作和创新上均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比赛。
请和小编一起回顾这场有趣的比赛!

电视台和丹麦最顶尖的各个专家一起,准备了一套全面测试学生能力的试题,比较两国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差距。

首先是阅读能力,包括5篇文章,13个问题,全是英语的。
虽然一些丹麦学生的考试结果比中国最好的学生还要强,但因为有部分学生成绩太差,拉低了班级平均分。测评结果中国学生平均分稍胜于丹麦学生,赢了。
接下来是数学测试。

学生要完成两个数学测试,先是中国版的数学试卷,然后是丹麦版的数学试卷。
专家们以为丹麦的学生是这样的:
结果他们是这样的:

这个倒霉的丹麦孩子,打开中国试卷一脸懵逼......啊!学生们纷纷吐槽,中国的试卷简直太难了啊,太变态了!
中国版的试卷,中国学生平均答对了90%的题,丹麦学生答对了30%的题,成绩是丹麦学生的3倍。

其实题并不难啊,比如第一题,问-6的负数是什么?90%的丹麦学生都答对了。但到了第二题立马看出差距了,这题问哪个公式是正确的,正确答案是D。中国学生正确率96%,丹麦只有9%。
这个丹麦孩子太可爱了,疯狂吐槽......
最搞笑的是这个小孩,他说:“我个人觉得,中国人将来有一天会征服世界”......哈哈哈
而事实上,对于丹麦学生,专家们已经把中国试题中最难的一部分题删除了,因为有些数学知识在丹麦根本没有教过。剩下的题目全是他们学过的知识......
本来以为至少班里的尖子生会完成的不错,可是惨败啊,丹麦专家开始找原因了。

他们认为,这样的测试结果并不能体现学生全面的能力。因为在中国大家学数学的时间很长啊,中国数学考试是很早以前的“纯数学”教育啊,blablabla......而丹麦数学教育更偏重于应用,很多问题被放到实际生活背景中去,所以他们认为丹麦学生在丹麦版的数学测试中表现会更好。
可是结果依然是大比分地胜出,在丹麦版测试中,中国平均得了57分,而丹麦只有26分,其中将近四份之一的学生答对的题还不到10%......学了九年,只达到这个水平,这让丹麦的教育专家相当惆怅。
片子里比较让人汗颜的是,有几个丹麦女孩在回答200的50%是多少的时候竟然都回答错了......
接下来是重头戏了,测试两国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到底谁会赢呢?

这个丹麦专家信心满满,他是丹麦教师工会的主席,公立学校坚定的支持者。
下面两位专家比较理性。

他们指出,之前参加PISA测试的时候,曾经调查过丹麦学生对于自己团队合作能力的感觉,大家普遍反映自我感觉良好。但丹麦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是真的很好,还是仅仅自我感觉良好?大家从来没有真正测试过。
节目组从两国学生中分别挑出两个小组,每组4个学生,在20分钟内用50张白纸和4卷胶带制造一个能容纳小组四个人的独立建筑物。专家通过观察整个建造过程,看他们如何通力合作。

通过视频可以看出,中国学生面对任务非常专注,他们仔细计算了房子所需的高度,每个环节需要用纸的张数,相互听取意见,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这个绿衣服的丹麦姑娘一直提出是不是要先计算下纸张,不然做下去就是浪费,但是好像没有人理睬了她的建议。

事实上,最后中国学生搭建的房子也比丹麦学生搭建的要牢固很多。
最后专家说,中国学生的团队表现更好。
这名丹麦专家解释说,中国学生团队表现更好的原因在于中国学生是典型的任务指向型,因为执行任务时高度专注,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相互促进。相反,丹麦社会更加开放,人们不相信权威,因此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更想表现自我,不太愿意听从别人的意见。
最有趣的部分来了,测试两国学生的创造力。

节目组在丹麦奥德堡大学创新能力专家的鼎力协助下设置了这个任务:在规定的十分钟内让学生独自在有了两个C的画面上进行创造,考察他们在画里表现出来的思考能力,以及思想的原创性。
多少人和小编一样以为,创新,无疑戳中中国人的要害啊。
丹麦专家虽然认为中国学生的知识面会帮助他们发挥,但依然觉得丹麦学生会更有优势。
丹麦小哥表示中国学生只是上学,然后回家做作业,睡觉,但是丹麦学生有丰富和课余生活和课外活动,可以大胆地发挥想象力。虽然承认自己的观点带有偏见,但还是觉得自己会更强一些。
结果是什么呢,先让我们看看两国学生的画作,首先是中国学生的:
丹麦学生最好的画是这幅:《度假天堂》。
剩下大多都是花朵、蝴蝶一类简单的图像。
还有一些丹麦学生的画作也让专家感到非常意外......他们觉得从中看出丹麦学生的思想很自由,而中国学生比较严肃。
最后的测试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四个专家在全面比对两国学生的作品后评判,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明显高于丹麦学生,尤其是在思维的拓展性,以及对他人现有知识的进一步完善与扩展能力方面,中国学生得分非常高,比丹麦学生高了100%。

这个结果,甚至连小编也感到意外。这让小编也开始反思,中国孩子不会创新、思维局限,这样的说辞我们是否一点也不陌生?有多少来自于媒体的不断灌输和自我暗示?
对此,这个丹麦专家表示极度的担心,认为丹麦人所认为的创新到底是不是错了,什么才是创新,这值得思考。

另一个丹麦专家指出了问题的关键:基础知识是创新的根本和源泉,没有基础知识的创新是无本之源。
的确,从节目组的呈现来看,丹麦初三孩子在有些常识方面真的......让人有点汗颜......无法正确回答太阳从哪边升起和法国的首都......创新不是凭空拍脑袋和白日做梦,没有知识作为铺垫,如何建造高楼?
最后一项是英语能力测试。这一次,丹麦赢了,中国学生不仅在听说上落后丹麦,在理解和语言运用上也输给了丹麦。这在丹麦人的意料之中,因为丹麦和英语国家都是字母文字国家,从思维模式来看是占有先天优势的。
丹麦各个教育专家对这场比赛也表示出了不同的看法。

一些人仍旧大力支持西方的教育模式,认为丹麦学生永远都不要学习中国一天学习12小时的教育模式。因为两国的文化差异太大,不能照搬对方的模式。
另外一些则提出了自己的忧虑。下面这位是丹麦公立学校的批评家,他认为应该向中国学习基础教育制度,丹麦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需要改革。不然,丹麦的孩子将无法和中国孩子竞争。
看到这里,你觉得呢?
#互动评论#留下您宝贵的看法
作者:yanxin
来源:WE留学生(ID: littlewe2015)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微信:educenter微博:侃教育    打造中国教育的声音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